查看原文
其他

我难忘的七十年代!

作者:青岛城市档案论坛。
鹰眼观大地,关注、分享为盼!
防失联,加微信yygtya. 
上世纪七十年代,我的童年和青少年都是在南仲家洼度过的,那段记忆里的时光,充满了童年的乐趣。
我家在台湛路北端,门牌号是南仲家洼318号,后院墙外就是台东肉联厂,标志性建筑是一座与仲家洼低矮的趴趴房反差极大的大烟筒。
从家里经常能看到厂里晾晒的大红肠,我们叫它“肉类加工厂”,它的门市部在延安路大转盘处。
我们家房产证上只有两间小屋,加起来才12个平方,但建筑却是非常结实,从地基一直到屋檐下都是石头的。
当年住在仲家洼的人最担心的是雨季,因为这里地势低,遇到大雨家家户户都可能进水,所以很多家的大门前都会摆放着准备好的沙袋子。
七十年代与哥哥、姐姐在南仲家洼的小胡同里

那时家里的孩子一般以三个居多,很多时候,我们被谁谁家老大、老二或老小的招呼着,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。

男孩子除了弹蛋儿、弹杏核、滚铁圈、拍纸牌、打懒老婆、斗拐(鸡)等等之外,就是疯跑,那时的南仲家洼几乎都是串通的,每个胡同都留下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身影和叫喊声。

那时候的女孩子很少和男孩子皮打皮闹的,一般就是在胡同里跳跳皮筋、打个纱布袋、藏头纲、拾波谷、跳房、玩糖纸......

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大桥底
那时还没有修建宁夏路大桥,当年的桥底低洼处有条仲家洼河,河上有座石桥,这也是当地人广为人知的被称为“小桥”的地方。

小桥的旁边还有药店、理发店,与我家亲如一家的邻居刘大爷退休前就在这家理发店工作。从小我就称呼刘大爷老两口“大大”和娘。

那时候大家除了比谁的哥哥、姐姐多,家里的亲戚多,还会比谁的小人书多,那些时常拿出来炫耀的孩子,很快就可以成为小伙伴的偶像。
大光明电影院旁边有一个不小的旧书摊,一分钱看一本,再往前就是台东一路和威海路交界的台东新华书店了。
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是一年里最开心的时候之一,因为父亲会带着我去书店买小人书,要是能去街里一趟可是会炫耀好一阵子的事。
时常会想起父亲带着我去胶州路新华书店、中山路环球、工艺美术,市场三路的人民市场,然后到潍县路上的广东饭店吃饭,记得有次在那里喝过一次榨菜肉片汤,感觉是那么的美味,时至今日还是会时时忆起。  

那时很少能看上电影,看电影的印象都是母亲带着我在大光明电影院看的,印象较深的是《阿诗玛》,好看、歌也好听。

后来在台湛路小学的操场里还放映过露天电影,我们最喜欢的是那几部战争片,《地道战》、《平原游击队》、《上甘岭》和《小兵张噶》等。

慢慢的露天电影被电视机所取代了,最初有个邻居家买了一台九寸的黑白电视,这也是我们胡同里的第一台电视机。
每到晚上,这家人的家里注定就热闹非凡,如果遇上播放电影,那简直就好比开个现场会那么热闹。
那时我的姥爷也已经八十高龄了,有次在邻居家看到电视里播放京剧,很是喜欢,回家后就偶尔哼唱几句。
母亲是个非常要强、要面子的人,白天上班虽然很辛苦,下班后还不时地托人给介绍一些拆线头、剥花生、糊火柴盒等的小加工活,终于攒钱买回一台12寸的日本声宝牌的黑白电视机。

后来的生活就基本离不开电视了,再往后,好看的电视剧也开始多了起来,《加里森敢死队》、《大西洋底来的人》、《排球女将》、《敌营十八年》.......




我幼年时已处在文革末期,母亲当时在延安三路上的“台一粮店”工作,既收款又兼顾卖粮食。

因为姥爷在家一个人看不过来这几个孩子,母亲就会偶尔带着我去粮店,“台一”全名是台湛路第一居委会。

记得那时候每隔多久,母亲还会带着我去利津路的第二粮库去开什么革命大会,那时候每个人衣服的胸口都戴着毛主席像章、家家都有好多本毛主席语录,桌子上摆着陶瓷或石膏制作的主席像,玻璃上绘着的光芒万丈的主席像......



依稀记得那时马路的墙上还贴着大字报,墙面上的标语更是随处可见,时常会看到街上有被批斗的人,戴高帽的、贴报纸的、脖子上挂着破鞋的......

最热闹的还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欢呼场面,父亲带着我去大转盘看游行,站在邮局那里,好多辆挂着标语和大喇叭的大卡车从延安路驶过,声音刺耳却振奋人心。

同样是那一年的唐山大地震,后来预告青岛也会有地震,我们都被动员搬到了延安三路和台湛路交界处的大马路上,对面是钢板弹簧厂,居委会帮着搭大棚,好几户人家聚在一个大棚里。


七十年代的地震棚
“深挖洞、广积粮”,那时,有条件的单位会给职工配发专门的工作服,也就是青岛话常说的“干道候”。
那个年代,能有一件干道候简直是身份的象征。冬天,马路上一片蓝色的粗布大衣,干道棉候就是那个寒冷冬天的一道风景。
父亲在针织一厂工作,没上小学的一两年,我偶尔跟着父亲去平度南村挖干道或河沟,平时就住在大棚里、照明点的是“嘎斯灯”

台湛路临近北端也有座小石桥,小桥的旁边是五金拉链厂,有几个邻居在那里上班,所以时常会送给邻舍家一些拉链下脚料,母亲就会把它们改到我们穿的衣服和裤子上,有拉链的衣服在当时也是一种小时尚。

拉链厂的斜对面是菜店和副食品店,一座平房分成两个门面,那时记忆最深的就是春节以及“十一”两大节日,蔬菜、副食都要凭票供应,不过要排上很长时间的队。

因为姥爷的户籍是南仲家洼318号,就近就定在这里购买。父亲的户籍是530号,就要到桥底的万合去买了。

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,每家都有各种各样的票证。大部分东西都得一手交钱一手递票,没有票找谁也没用。

那时的酱油和醋也基本是散装的,我们拿着空瓶子,交上钱,售货员会分别用1两、2两、半斤的提子,从一口口小缸或是大桶里舀出来,再灌到瓶子里。

那时基本都是每样打上三、五分钱的,回家的路上还会偷偷喝上几小口醋。



那时的冬天,除了白菜和萝卜、土豆,真没什么吃的了,大白菜就是多年不变的主菜。

买大白菜要凭票供应,时常会记起每当开始卖冬储大白菜的时候,全家出动,拉着钢铃车或拖着地排车或推着自行车,到菜店成筐成麻袋地买白菜的壮观景象。

对面华志五金店里面是延安路煤店正门
买煤也是如此,连买烧火的木柴都要证。
因为是辖区供应,居民区附近一般都有煤店。我家划片在延安路煤店。煤店就在大转盘附近,隔着一座楼就是供应粮食的”台一粮店“。
把煤拉回家后,要在院子里先用箩箩出来,小煤块和煤面留着烧炉子,剩下的就烧大锅底了。

有时候父亲会弄回一些黄泥,加上煤面和成”煤饼子“,据说掺上黄泥会好烧一些。那时的煤质量都不好,一时半时火苗子都起不来。尤其是生炉子,引了半天火点不着。


烧大锅、生炉子除了煤,还需要引火材料,我小的时候经常会跟着邻家的大娘去不远的牛头山、雷达山捡拾松毛、松果(青岛话叫“星忽咙”)。

那时和我家关系很好的邻居彭大娘娘俩都是火柴厂的,不时会给我家送来一张火柴杆的下脚料票,父亲或是哥哥就会带着我推着小车到利津路厂里去拉,真解决了不少困难。

有时候煤店也会有木柴卖,当然还必须用煤证,我家有个小菜墩就是从买回来的废木柴里拣出来的,用了很多年也没舍得扔。

说到烧火,那时的孩子都要干家务活的,我经常都逃不过的莫过于拉风箱(青岛话叫“拉风掀”)。

 

南仲家洼旧影,中央偏右的那座标志性的大烟筒,就是我家墙外的台东肉联厂。

拆迁前的仲家洼是出了名的老棚户区,趴趴房里往往都是几代人住在一起。

因为太过狭小,父亲就在后院加盖起一间小屋,厨房也间在了里面。
与灶台连着的是土炕,每当蒸馒头就会也被烧得暖烘烘,寒冷的冬天里睡在热炕上,那是说不出的舒服。
后来随着鼓风机的出现,风掀渐渐从千家万户被替代消失了。但和母亲一起在灶房忙活时,心中洋溢的那种温馨的亲情,每每忆起,仍令我久久不能自已……

那时的散装花生油凭票供应,猪肉凭票购买,买鸡蛋、白砂糖等等都要用票。

春节,每户供应5瓶青岛啤酒、5盒大前门烟,半个猪头。回家摘猪毛又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事了,因为我家有两个户,就是可以买回一个整猪头,拿着镊子摘猪毛真不是件好差事,太累手、累眼啊......

到了年三十一大早,父亲就会开始煮猪头,当那香喷喷的肉香味不断飘出时,我们的口水真的是止不住了......

“万合”旁边有一家小火烧铺,纯正的杠子头火烧,五分钱加2两粮票一个,直接吃或是烩火烧,味道那个香!

那时,8分钱一碗的清汤面,有时也会要二两粮票,没有粮票寸步难行。



小时候没上过幼儿园,没上学的时候经常跟着母亲在粮店里,记得母亲经常对我说,等她退休了就让我去顶替,什么粮店、煤店、菜店永远也关不了门,这些话几乎经常挂在嘴上,谁会想到社会发展是如此之快...... 

计划经济时期的冰糕只有三种,3分钱一支普通口味的,4分钱一支花生的,5分钱一支是雪糕(含奶),后来出了冰砖,好像是八分还是一毛钱,但因为家庭条件的原因,我们小时候是很难能吃到的。 

天气转暖,家里的炉子就不大用了,喝开水要拿着暖瓶或是燎壶,带着水票到居委会的茶炉去打水,1毛钱十壶热水,一分钱一壶。


照片右侧一段小下坡就是“台东肉联厂”的大门,右前方的小胡同走到尽头就是我的家了。前面可以看到公共水龙,水龙的旁边就是茶炉。
开始上小学了,除了报名是母亲带着我去的之外,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家长的陪伴,和胡同里的伙伴们每天从台湛路的这头走到另一头。
那时候,学生们会经常带着学校布置的任务回家,印象较深的是“找蛆挖蛹”的事情。
那时家里除了有结婚、孩子百岁等重要日子,或是外地亲戚来,很少会去照相馆拍照,离我家最近的是延安路邮局旁的朝阳照相馆。

我和堂哥、哥哥姐姐合影

这是1976年在中山公园拍的照片,左面一张是樱花路,右边是小西湖。
几十年过去了,仲家洼那些狭窄的小巷、纷杂的院落,熟悉的身影、难忘的邻居,那些窄窄的胡同、长长的河沟,始终存于我内心的最深处,也时常像过电影般在眼前浮现。那是我的童年,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。

南仲家洼的胡同

出生在一个讲理想的年代,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重现实的当下,这也许是许多七十年代人的一种尴尬吧。
岁月流逝,消磨不了的是那些难忘的童年记忆,那个难忘的七十年代!
鹰眼观大地!入群请扫码:

防失联,加微信yyguanx.  

往期精彩:

我的文革往事6•插队考验

艰难的一生47•打虎亲兄弟

被关在牛棚的日子

“文革”期间的真实生活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